天空湛藍,陽光透過薄云,穿過高聳的構架,灑在地面上。位于西藏芒康縣的400千伏卡麥換流站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重。
“慢一點,過轉角了!”4月7日,卡麥換流站工程現場開展站外電源間隔電纜敷設作業,該站二次負責人李成貴通過對講機指揮著操作人員。安全旗在風中飄揚,電纜以20倍于外徑的彎曲半徑順利通過支架,保護膠墊與電纜摩擦發出輕微聲響。地面下方,施工人員在電纜溝里穿梭,地面上方,一基基鋼鐵構架矗立著。不久前,施工人員克服了高海拔、暴雪、作業風險高等困難,完成了換流站架構的安裝。
卡麥換流站是800千伏金上—湖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送端站。該工程是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通道,也是第一個進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壓工程。由于地處海拔3720米的高原地區,卡麥換流站被稱為“云端的換流站”。
卡麥換流站換流變進線區的施工任務包括安裝20基構架和16榀橫梁。為確保工期進度,華東送變電公司西藏卡麥特高壓項目部于2月15日組織復工,施工人員在適應7天的高海拔環境后順利進場。在3月17日、18日連續兩天的暴雪結束后,項目部組織施工人員先行清除作業面的積雪和冰凍,投入到緊張的構架吊裝作業中。
3月19日,施工現場氣溫有零下十幾攝氏度,寒風裹挾著雪粒,如砂紙般刮擦著鋼構架表面。施工人員身著厚重的防寒服,面罩上凝結出霜花,呼出的白霧瞬間凝結成冰晶。受低溫影響,現場每顆螺栓都需用丙烷噴槍烘烤15秒,待螺柱上凝結的冰碴融化成水珠后才能對準螺孔緩慢旋入,而在使用扭矩扳手校準預緊力時,由于液壓油被凍得黏稠,達到預定扭矩值的反饋時間比常溫環境下延遲了0.5秒,需要施工人員高度集中注意力,并憑經驗作出預判。
構架吊裝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在于誤差控制。“橫梁螺栓與立柱螺孔的對位誤差必須控制在3毫米內。”現場吊裝負責人張焰慶反復向施工人員強調。這個看似簡單的技術要求背后卻需要精密的前期準備和過程控制。
項目部提前根據吊物的重量、吊裝半徑計算出吊車擺放位置,并清掃積雪,留出5米寬的進場路徑和人員活動半徑。為防止路面結冰打滑,項目部還給兩輛吊車裝上了防滑鏈。
工程精度的關鍵在于細節把控。3月20日,在安裝換流站極Ⅰ區域的7根立柱時,項目部嚴格控制底部螺栓水平度,確保所有螺栓保持同一基準面,從源頭消除誤差。當出現橫梁螺栓與立柱螺孔對位偏差時,施工人員采取分級調整方案,由地面人員松動底座螺栓,高空作業人員同步微調橫梁位置,通過協同作業實現精準對接。
當時剛下過雪,橫梁十分光滑,雖然有護欄,但高空作業人員難免腳底打滑,作業風險高。出于安全考慮,項目部在橫梁接觸面鋪設了專業防滑墊,確保作業面摩擦系數符合安全標準。
每榀橫梁安裝都需要精準配合。兩名高空作業人員分別位于橫梁兩端,實時監測對接精度,同時通過通信設備與地面人員保持聯動,確保構件的精準安裝。3月24日13時20分,一臺黃色吊車緩緩伸出吊臂,將長約10米、寬約0.8米的橫梁精準吊裝至兩個立柱之間,最后一基換流站構架安裝完成。
截至4月8日,卡麥換流站全站電纜支架安裝完成60%、站外電源間隔屏柜安裝完成100%。目前,項目部正在開展站用變壓器區域站外電源間隔電纜敷設作業,為4月底的站用電調試工作打好基礎。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