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征集了一批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典型案例,旨在展示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實踐和取得成效,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做法。這些案例做法僅供參考借鑒,不作為相關企業開展其他生產經營活動的依據。
今天,一起來看河北省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典型案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行業典型案例!
滄州市運東污水處理廠于2004年投運,設計規模10萬立方米/日。該廠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實施設備更新改造、推行數智化管理等舉措,在污水處理時考慮降碳效應,經測算,該廠2023年較2022年噸水處理年均電耗降低4.88%、年節省電量47.83萬度、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49.6噸;噸水處理年均藥耗(碳源和除磷劑)降低28.08%、年節省藥劑量(碳源和除磷劑)1670.33噸、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9882噸;自發自用的光伏項目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78.56噸。為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行業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了有益借鑒。
持續優化工藝流程。針對污水處理,不斷提升污水處理標準,通過增加生物填料+V型濾池深度處理工藝、生化系統增設BBR生物轉盤工藝等,出水水質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達到19.4、0.03毫克/升,遠低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針對污泥處理,通過采用一體化污泥深度脫水系統技術+污泥機械干化工藝、草木灰干化技術等,萬噸污水產泥量由技改前的8.47噸降至5.41噸,污泥含水率由80%以下降至40%左右,可直接作為燃料和煤一起摻燒發電,并較傳統的電、汽等干化方式能耗低、運行成本低。同時,處理過程中使用廠內中水沖洗濾布,實現污泥處置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此外,推動再生水(中水)回用,建設再生水泵房,設計供水規模5.8萬立方米/日,鋪設再生水管道62.4公里,將處理后的中水輸送至周邊電廠等,年利用中水487萬噸。
實施設備更新改造。對5臺風機進行節能改造,由耗能較高的280KW羅茨風機改造為不同功率的節能的空氣懸浮風機,配置三種不同功率的節能鼓風機,優化大大、大中、大小、中小、大大中、大大小、大中小等7種運行搭配模式,根據水量、水質季節性變化及氧化溝狀況,適時調整運行搭配模式,實現按需曝氣,提高風量利用率。設備節能改造與數智精準管控結合,年節約電量31.14萬度,年節約電費21.175萬元。使用永磁高效內回流泵和永磁同步驅動潛水攪拌器,替換原有進口的內回流泵和潛水攪拌器,永磁電機潛水攪拌器單相運行電流由22.8A降至6.7A,單臺小時節省電量6.35度,3臺永磁電機潛水攪拌器年節約電量16.69萬度。
推行數智精準管控。實施碳源和除磷劑精準投加、硝氮儀與在線采樣預處理等系統智能化改造,按照實時工況精準控制電耗和藥耗。利用便攜式快速水質分析儀技術手段,實現生化池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等多個工藝段不同點位的同時檢測,協助人工同步快速調整進水量、碳源投加量、內回流量、外回流量、溶解氧、污泥濃度等工藝參數,精準控制出水硝氮和氨氮濃度,經測算,年節省藥劑量(碳源和除磷劑)1670.33噸,節約藥劑費用266.84萬元,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9882噸。
推廣“光伏+水務模式”。建設滄州市運東污水處理廠光伏發電項目,上網容量約為1.2MW。運行期間,年平均發電量約123萬度,全部用于污水處理設施用電,占全部用電量的12%左右,年可節約480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79噸。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