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陜煤電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潔煤電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擬批準公示,詳情如下:
陜煤電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潔煤電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擬批準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廳擬對陜煤電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潔煤電擴建項目作出審批意見。
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基本情況予以公示。
公示期為2024年12月3日- 2024年12月9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項目名稱
陜煤電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潔煤電擴建項目
建設地點
宜春市上高縣蘆洲鄉上新村西側
建設單位
陜煤電力上高有限公司
環評機構
南昌航大節能環保服務有限公司
建設項目概況
陜煤電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潔煤電擴建項目位于宜春市上高縣蘆洲鄉上新村西側(中心地理坐標為E 11449'2.743"、N 2811'1.132"),總占地面積61.9031hm2。廠區東面緊鄰在建贛能上高電廠項目,南面、西面、北面為林地、農用地,鐵路專用線位于項目南側。
本次項目為新建性質。選用2臺2747.36t/h超超臨界二次中間再熱鍋爐,以煤為燃料進行發電,裝機方案為21000MW級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以及配套設施。鍋爐運行時數以滿負荷運行5000h/a計,年發電量100億kWh,年供電量95.96億kWh。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鍋爐煙氣采用低氮燃燒+SCR脫硝+三室五電場低低溫靜電除塵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進行處理后,煙氣通過1座240m雙管集束煙囪排放。轉運站及配套輸煤棧橋、碎煤機室及輸煤棧橋廢氣各采用1套自動噴霧抑塵+塑燒板機械除塵器處理后,分別通過1根28~50m排氣筒排放。煤倉間廢氣各采用1套塑燒板機械除塵器處理后,分別通過1根58.6m排氣筒排放。石灰石粉倉廢氣各采用1套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分別通過1根22m排氣筒排放。灰庫廢氣各采用1套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分別通過1根31.8m排氣筒排放。渣倉廢氣各采用1套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分別通過1根20m排氣筒排放。翻車機室采用半密閉+干霧抑塵;煤棚采用全密閉+水噴淋抑塵;尿素水解車間采用尿素溶液儲罐+管道輸送,制備后直接使用;水務中心采用密封槽+水吸收器;柴油儲油箱采用臥式油箱(設呼吸閥),低矮源廢氣處理后均為無組織排放,同時加強廠區綠化等措施減少污染物無組織排放量,有效控制廠區廢氣無組織排放。
2.項目生產廢水、生活污水處理后均回用,不外排。
3.項目選用低噪聲設備,做好基礎減震,高噪聲設備安置于室內或設置隔聲罩,風機進、出氣口安裝消聲器并設置隔聲罩,在冷卻塔安裝聲屏障等工程措施及加強廠區內綠化,控制項目生產設備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鍋爐排汽口和吹管末端安裝消聲器,鍋爐排汽和吹管時間必須選擇影響最小的時段,避開居民休息時間,并提前發布公告通知周圍居民。以及加強廠區內綠化,控制項目生產設備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廢煙氣脫硝催化劑(HW50)、廢油(HW08)、鍋爐酸洗廢原液(HW34)、廢離子交換樹脂(HW13)、廢機油(HW08)、廢含油抹布(HW49)、廢鉛酸蓄電池(HW31)、廢透平油(HW08)和試驗室廢液(HW49)屬于危險廢物,采用袋裝/桶裝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內,均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危廢暫存間按《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進行設計、建造和管理;石子煤、布袋收集干灰、爐渣、飛灰、脫硫石膏收集后全部外運綜合利用,綜合利用不暢時(極小概率情況)運至流陂灰場分區暫存;廢布袋外售綜合利用;布袋收集石灰石粉回用于脫硫工藝;含煤廢水處理污泥、一般工業廢水處理污泥經板框壓濾機脫水后外運填埋處理或摻煤入爐燃燒;反滲透廢膜交由廠商進行回收再利用;原水預處理污泥、生活污水處理污泥定期清掏后外運填埋處理。生活垃圾交當地環衛部門清運處理。危廢暫存間按《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進行管理,一般固廢暫存場所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要求設計、建造和管理。
5.按照“源頭控制、分區防治、污染監控、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做好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原料、一般固廢和危險廢物分類存放,不設置露天堆場;選用優質設備和管件并加強管理和維護;在廠區設置地下水監控井和土壤跟蹤監測點,加強定期監測,一旦出現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問題,應立刻查找滲漏源,并采取有效補漏措施。同時根據項目特點,將廠區分別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及簡單防滲區。重點污染防滲區為生產廢水處理設施及收集管道、集水池、危廢暫存間、廢氣處理區地面、事故應急池、事故油池、油罐、事故漿液箱等;一般污染防滲區為一般固廢暫存場所、生產區、煤場、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收集管道等。
6.項目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環境風險主要來自鹽酸、柴油、氨水泄漏和火災爆炸引發的風險,以及廢水、廢氣等污染治理設施失效時事故排放等引發的風險。項目建設一個1500m3灰場集水澄清池,依托贛能上高電廠在建1個容積為100m3的翻車機室雨水收集池,42500m3工業廢水池,一旦生產區發生事故時,及時收集事故性排放廢水等,杜絕事故廢水直接排放;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一旦發生事故,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切斷風險源、啟動應急設施,防止事故災害擴大和產生次生災害。
公眾參與情況
項目在環評編制階段進行了環境信息公示和報批前公示。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