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14時06分,1000千伏武漢—南昌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始試運行。歷經七年規劃建設,華中特高壓交流“日”字形雙環網建設終于實現順利收官,華中電網全面形成了以特高壓、超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團狀電網。
華中特高壓交流“日”字形雙環網累計新投運1000千伏“5站、10變、15線”,總變電容量30000兆伏安,總線路長度約3955千米。依托特高壓交流環網工程,華中電網由以50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湖北為中樞的輻射型電網,發展成為以1000千伏、50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多省互聯的團狀電網新格局,交流網架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強直弱交”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省間電氣聯系更加緊密,區域一體化特征更加顯著,電網穩定特性有效改善,實現了“三提升、三支撐”。
資源配置能力跨越式提升。華中特高壓直流輸電能力均提升至600萬千瓦,累計提升690萬千瓦,省間及省內重要通道輸送能力累計提升2100萬千瓦,為區外電力承接轉送、區內電力資源跨省交換提供了有力支撐。
華中四省受電能力跨越式提升。湖北、湖南、河南、江西電網最大受電能力分別提升500、600、370和500萬千瓦,累計釋放全網穩定旋備超過900萬千瓦,為新形勢下華中電網安全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撐。
電網運行靈活性大幅提升。隨著電壓穩定特性改善,華中電網最小開機要求累計降低超過20臺,容量約1000萬千瓦,為全網靈活安排開機方式、省間調峰互濟、清潔能源大范圍消納提供了有力支撐。
1000千伏武漢—南昌交流工程是華中特高壓交流“日”字形雙環網建設的收官工程,工程投運后,提高鄂贛、鄂湘、湘贛省間互濟能力合計470萬千瓦,提高江西電網交流受電能力125萬千瓦,有效緩解了1000千伏荊瀟、瀟江斷面和湖北500千伏吉都、軍夏等斷面卡口問題,提高了特高壓交直流故障支援能力和湖北、江西電壓穩定水平。
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國能發電力〔2018〕70號),構成華中“日”字形特高壓交流環網的6項工程正式納入國家規劃,標志著華中電網主網架從500千伏向1000千伏飛躍的歷史性重大升級正式開啟。
國網華中分部牽頭負責系統方案研究并與四省公司、國網經研院、中國電科院等系統內單位各司其職,中南、華東、西南、西北、東北、國核等6家區域電力設計院以及湖北、湖南、河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永福、安徽、山西、山東、四川、陜西、新疆等14家省級電力設計院共同承擔具體設計任務,為特高壓工程可研設計工作構建了強大的技術力量。
華中特高壓交流“日”字形雙環網自2019年3月開始建設。在工程建設階段,國家電網公司各單位加強統籌協調和施工管理,積極應用新設備、新技術、新方案,大力推行機械化施工,有效克服了施工戰線長、現場環境復雜、停電安排難等諸多挑戰,取得了南昌—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等一系列重大成就。(曹琰 王玉坤 邵德軍)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