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落日余暉灑在河面上,平靜的水面沒有一絲波瀾。這是山西省呂梁市文裕河(孝義段)的河道,由于工程建設,河道進行了部分封堵,水流流動緩慢。
文裕河屬于汾河支流,汾河又最終匯入黃河,為了及時了解河流的水質情況,南姚國控斷面設置于此。
“每次降雨的時候,我們都會很著急,監測人員會每4個小時過來斷面測樣,一直不停,半夜也來測。”呂梁市生態環境局孝義分局有關負責人說。降雨會將溶解于水的污染性氣體和地面污染物質帶入雨水,尤其是初雨期更為明顯;再加上為防內澇而打開河流附近排水溝渠閘門,平時積攢的排水或溢流的污水一下子沖刷進入河道,導致河道水質指標超標。
黃河聯合研究呂梁市駐點科技幫扶工作組負責人、中國環境科學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魏健認為:“其實說到底,還是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
今年,為解決園區水污染問題,山西省孝義市經濟開發區計劃投資7億元開展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和分鹽結晶零排放項目建設。記者跟隨國家黃河中心“生態環境專家黃河行”調研組來到孝義市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以下簡稱孝義污水處理廠)一探其中的奧妙。
孝義污水處理廠每天可處理約1萬噸污水,污水回用率可達93%。通過管網建設收集園區內8家企業預處理過的污水,再經過進一步深度處理后將高品質的再生水返回給企業使用,孝義污水處理廠實現了污水的循環利用與零排放。
走進污水處理廠房,左邊一排排中空纖維超濾膜組件整齊地陳列在側,右邊則是一個個巨大的“藍胖子”——DJM吸附器(用于吸附污水中部分污染物質)。廠房內十分溫暖,機器運轉的聲音蓋過了人聲,中國化學生態環境孝義公司董事長任秉雄向記者及調研組介紹了污水處理的過程。
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后,首先通過生化處理系統進行生化處理,利用微生物吸附和降解部分有機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凈化。對于無法經過生物作用進行降解的有機物,孝義污水處理廠使用“超濾+樹脂吸附+反滲透”的工藝,通過中空纖維超濾膜組件這張“細網”篩掉膠體、大分子有機物等物質,再通過“反滲透膜”分離鹽類物質,產生濃度低于10%的再生水。高品質再生水就這樣歷經層層考驗返還給企業作生產用水,污水處理真正實現了“進得了,走不出”。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高鹽廢水的處理一直是重要的課題。高鹽廢水由于具備了高濃度的鹽離子,在處理過程中對生物降解法等生化處理工藝產生較大影響,導致污水處理的效果受限;同時,高鹽廢水處理后產生的危險廢棄物雜鹽如何處理也成為一大難題。
“零排放并非指污染物的零排放,而是指廢水的零排放。”魏健強調說。因此,為做到廢水零排放,孝義污水處理廠開設了分鹽結晶零排放項目,預處理過后的濃鹽水通過蒸發結晶裝置從雜鹽中提取出硫酸鈉與氯化鈉,最終用于氯堿行業。
山西省地表水系不似南方那樣發達,并沒有多少收納水體可以接收污水排放并通過自然調節的作用凈化,因此,污水處理廠成為山西“自然選擇”的結果,成為改善地方水環境質量的關鍵。國家黃河中心調研組專家認為,要實現流域斷面水質指標穩定,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及水資源的保護應系統考慮流域水污染問題。對于污水企業與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而言,這依然任重道遠。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