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調度數據網是電網調度自動化和管理現代化的基礎,是確保電網安全、穩定和經濟運行的關鍵手段。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它在協調電力系統的發電、送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各個組成部分的聯合運轉,以及確保電網安全、經濟、穩定和可靠運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基于對電力調度數據業務的深刻理解,光信電力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符合電網接入要求的調度數據網和安全防護解決方案。
為建立通向省地調的調度數據網絡通道,發電廠(變電站)調度自動化系統需配置兩套調度數據網絡設備,每套設備包括1臺路由器和1臺交換機。通過兩個不同路由的2個2M通道接入省調接入網和地調接入網,以滿足發電廠(變電站)與電網調度側的網絡通信需求。根據二次設備安全防護系統建設方案,發電廠(變電站)還需配置兩套二次安全防護設備,以實現調度自動化系統的二次安全防護。
在安全I區的設計中,通過在數據網地調接入網的安全I區鏈路上部署縱向加密認證裝置,即在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安全I區鏈路之間設置縱向加密認證裝置,實現地調接入網I區業務系統的縱向雙向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和訪問控制。對于安全II區的設計,同樣在數據網地調接入網的安全II區鏈路上部署縱向加密認證裝置,通過在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安全II區鏈路之間設置縱向加密認證裝置,實現地調接入網II區業務系統的縱向訪問控制。
調度數據網設備包括以下設備:
調度路由器
縱向加密認證裝置
實時數據網交換機
非實時數據網交換機
防火墻
入侵檢測裝置
網絡安全監控裝置
相關閱讀:
風力發電網訊,11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關于實施內蒙古寶豐源網荷儲市場化新能源項目的通知》。
根據文件顯示,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施細則2023年版(試行)》的有關要求,自治區能源局組織項目評審機構和電網公司對此項目進行了研究論證,同意實施內蒙古寶豐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
項目概況:內蒙古寶豐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新增負荷為260萬噸/年煤制烯烴和配套40萬噸/年植入綠氫耦合制烯烴,化工負荷60萬千瓦,制氫負荷20萬千瓦,新能源建設規模為100萬千瓦(其中,風電50萬千瓦、光伏50萬千瓦),儲能規模為20萬千瓦/60萬千瓦時。
以下為原文內容:
鄂爾多斯市能源局、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施細則2023年版(試行)》的有關要求,自治區能源局組織項目評審機構和電網公司對此項目進行了研究論證,同意實施內蒙古寶豐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內蒙古寶豐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新增負荷為260萬噸/年煤制烯烴和配套40萬噸/年植入綠氫耦合制烯烴,化工負荷60萬千瓦,制氫負荷20萬千瓦,新能源建設規模為100萬千瓦(其中,風電50萬千瓦、光伏50萬千瓦),儲能規模為20萬千瓦/60萬千瓦時。
二、項目建設方面
鄂爾多斯市能源局在項目核準(備案)時要重點審核新增負荷開工建設情況,新增負荷開工后,配建的新能源項目才能核準(備案)、開工建設。同時,要督促和指導項目業主嚴格按照申報方案開展項目建設,項目建設所依托的新增用電負荷未全部投產前,配建的新能源規模不得投入運行。此外,若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因負荷企業資金鏈斷裂放棄投資,或負荷企業單方面解除供電關系,導致部分新增負荷無法落實的項目,要及時引進新增負荷或核減新能源規模,經報送自治區能源局評估同意后再推進項目建設。
三、項目接網方面
電網企業要合理安排項目接網工程建設時序,并做好項目接網審核工作。對于未按申報方案及核準(備案)要求建設,儲能配置、自主調峰水平等關鍵技術指標不滿足自治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施細則要求,以及新增負荷未全部投運的項目,不允許其并網發電。同時,鄂爾多斯市能源局要配合電網企業做好項目接網服務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加快辦理項目接網工程各項審批手續,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主體工程及配套電網送出工程開工建設,確保網源同步建設、同步投運。
四、項目運行監管方面
鄂爾多斯市能源局要落實監管責任,做好本項目運行監管工作。項目運行過程中,若出現負荷中斷或減少,影響項目運行的,要及時引進新增負荷,確保項目建成后按照申報方案運行。若項目投產后,運行能力達不到申報方案提出的生產曲線水平,并由此導致棄風、棄光問題,造成的投資損失由相關企業及所在盟市自行承擔。
鄂爾多斯市能源局按照以上要求,抓緊組織內蒙古寶豐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并于每月15日前將項目核準(備案)、項目建設、項目運行、存在的問題等信息,以正式文件報送自治區能源局備案。
附件:市場化項目清單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
2023年11月16日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